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云南药用植物抗炎和免疫调节的活性成分发现与作用机制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3.05.22
浏览次数: 901
2023年4月20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理工大学和吉林大学完成的“云南药用植物抗炎和免疫调节的活性成分发现与作用机制研究”项目凯发官网多少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项目在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项基金的连续资助下,围绕云南药用植物抗炎与免疫调节的活性成分发现与作用机制开展系列原创性探索,从源于云南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发现和高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
1. 对具有清热解毒和扶正补虚类功效的蜘蛛香和淫羊藿等9种药用植物进行了活性成分的系统研究,阐明了抗感染和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的药效物质基础。从中共分离鉴定了427个化合物,新化合物139个,发现50余个活性化合物。
2. 发现以异戊烯基黄酮为代表的4个高活性化合物——7-o-methylnaringenin、neougonin a、schisantherin a和shikonofuran e,通过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no、cox-2及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有效抑制p65入核,从而发挥抗炎活性。
3. 发现二聚黄酮proanthocyanidin a-1可刺激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细胞增殖,显著增强nk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强cd4 和cd8 细胞群的协调释放,还调节th-1和th-2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免疫调节作用。
4. 发现黄酮苷hesperidin可抑制卵白蛋白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为其在哮喘小鼠模型中的免疫药理学作用提供了新的途径。还发现黄酮苷astragalin可提高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中致死性内毒素血症的生存率,并减轻炎症反应。
项目组在bioorganic chemistry, phytochemistry,inflammation,planta medica等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7篇。20篇核心论文sci影响因子为105.57,sci他引680次,cscd他引47次,cnki他引152次,单篇sci他引最高128次;8篇代表性论文影响因子37.413;sci他引301次,cscd他引21次,cnki他引78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项目成员1人被授予“云南省三八红旗手”,3人入选“兴滇英才”云岭学者和青年人才。
该项目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代解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纪军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钱子刚 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叶建州 云南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陆 地 昆明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
张洪斌 云南大学教授
肖春杰 云南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