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重症神经功能调控理论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2.03.03
浏览次数: 639
2022年3月2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完成的“重症神经功能调控理论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提交的成果资料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多个科研项目的资助下,历时10余年,从基础至临床围绕重症神经损伤多模态调控体系构建及临床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脑血管痉挛会引起sah后脑血流量减少并进一步加剧脑损伤,而sah后脑动脉中trpm4的机械敏感性增高是脑血管痉挛的始动因素,这从肌源性信号角度为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研究提供了直接且最上游的靶点;mir-382-3p通过调节rhoc/rock1信号通路抑制nmda诱导的体外ht22细胞癫痫模型导致的神经元凋亡,从而改善癫痫相关神经损伤;ndel1、vegf和vegfr-2可能共同作用并参与毛果芸香碱诱导的癫痫发作后海马的病理改变,为癫痫发作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靶点;mir-199a靶向gsk3β激活pten/akt/mtor信号通路,降低beclin1和lc3ii的蛋白水平,减少自噬,增强细胞活力和存活率,改善mpp 诱导的帕金森病样细胞病变; bmscs来源的富含zeb2/axin2外泌体能通过sox10、wnt/β-catenin和et-3/ednrb途径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来促进脑卒中后的突触可塑性和功能恢复,从而保护sd大鼠大脑免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柚皮素通过下调mir-224-3p和上调sod1的表达,减少hyc诱导的pc12细胞的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提高神经细胞的活性和存活率,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2、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最小意识状态、药物难治性癫痫,在临床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加深了基础与临床的转化应用。
3、神经网络与癫痫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颞叶癫痫发作间期的相关网络参数可对癫痫发作频率进行有效预测,为重症神经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三、该项目发表科研论文25篇,其中sci论文15篇,累积影响因子为43.505;出版专著8部;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参编国内专家共识4部;共培养医学博士生3名,硕士生26名,项目组成员均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国家级或省级人才奖励、晋升职称、评定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或博士研究生导师。
四、在检索范围内,国内外均未见与本课题相似的重症神经功能调控理论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的文献报道。其中,6项技术为国际领先,2项为国内领先。成果应用临床以来,3个省10余家医院大大提高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等重症神经患者的治愈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节省了医疗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建议将题目修改为“重症神经损伤多模态调控体系构建及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该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专家组成员
樊楚明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王 刚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成黎明 昆明市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刘 萍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孙海燕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朱 明 明市延安医院主任医师
吴 英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