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semaphorin 5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3.09
浏览次数: 601
2021年3月5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完成的“semaphorin 5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提交的成果资料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多个科研项目的资助下,历时12年,围绕semaphorin 5a在胃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1、在mrna和蛋白水平研究了semaphorin 5a在胃癌细胞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揭示semaphorin 5a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证实semaphorin 5a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发现semaphorin 5a通过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生长和抑制胃癌细胞的凋亡,参与胃癌的发生;揭示semaphorin 5a通过其介导的erk/mmp9、pi3k/upa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2、发现semaphorin 5a基因在肠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组织;揭示semaphorin 5a基因在胃癌癌前病变中表达水平与hp感染呈正相关;证实semaphorin 5a基因rs805153位点与hp感染后胃癌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tt tc基因型明显增加患胃癌的风险;阐明hp通过semaphorin 5a及其介导的erk/mmp9信号通路促进胃癌发生发展;表明caga hp通过semaphorin 5a基因tsp-1结构域激活tgfβ1,依赖依赖的smad和非smad通路促进胃癌发生。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三、该项目发表科研论文16篇,其中sci论文8篇,累积影响因子为22.969;北大中文核心期刊3篇,科技核心期刊5篇;参编专著4部;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培养硕士10余人;主办省级等培训班12次,参会人数共计2658人。近五年参加国际学术交流2次;应邀讲学4人;国内学术交流讲座100余次。该项目在省内外多家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陈天星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杨举伦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主任医师
于 璐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王 燕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阮永华 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胡云章 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
邹成钢 云南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11号万柳亿城中心c座裙楼3a层。